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礼赞 · 科学家精神
礼赞•科学家精神 | 陈如凯:六十几载如一日,守护中国“糖罐子”
发布时间:2022-04-07      来源:       阅读量:919     分享:

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有如生长在穷山瘠壤中的劲松,“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仍在破岩中”,他一干就是66年。60多年来,他代领团队努力钻研,坚韧不拔,为我国甘蔗育种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如凯.png

 陈如凯,教授,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曾任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我国甘蔗遗传育种的奠基人之一。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200多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省部级一、二等奖7项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各种荣誉称号。2004年9月,被授予"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奖",同年12月被国际糖业促进会授予"植物科学研究杰出贡献奖"奖杯和奖状,2013年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风鹏行动•种业功臣”称号。



 60多年前,一位有理想有抱负、踌躇满志的青年在福建农学院学习,4年后,以全优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他,就是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如凯教授。当时,陈如凯教授并不喜欢他的作物遗传密码,被分配从事大学本科普通物理学的基础课教学。3年后各高校开始贯彻中央“高教60条”,著名的农业教育家、甘蔗专家周可涌教授,把他调回自己身边,作为得力助手。当初周教授对这位得意门生的评价是,“试玉需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陈如凯既烧三日满,又屈七年期,我们就是需要这种既懂农业科学,又具备坚实数理基础的青年。”从那以后,他就同甘蔗结下不解之缘,立志把所学的数理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科学研究。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60多年来他努力钻研,坚韧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不辞辛苦地探索着作物遗传育种规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蔗糖是国民经济的必需品。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传统的甘蔗育种,是凭着育种家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有限的种质资源,进行所谓的经验选种。这时期育种技术落后、育种周期很长、育成品种的概率仅为1/30万,针对这一现状,他和团队成员通过国内外调研,提出应将遗传育种作为甘蔗研究的重点,积极引进国际优异种质资源400多份,采用作物数量遗传、植物生理生化、植物病理和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理论和知识,开展系统攻关研究,在科研的征途中攻克一道道难关。 

图1.png

1998年,陈如凯(左二)访问世界最大甘蔗种质资源库印度哥印拜陀甘蔗育种研究所

 陈如凯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热衷于应用数量遗传学理论与方法,来改进传统的甘蔗育种的核心技术。甘蔗是遗传组成高度杂合的异源多倍体或非整倍体。其主要经济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杂种F1就产生强烈的遗传分离。但F1入选株系的遗传性不稳定,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平衡其稳定性。栽培甘蔗的目的是收获营养体,生长受环境条件的高度影响,进而影响无性系的表型稳定性。如此复杂的遗传问题,成为多数甘蔗育种家望而却步的难题,然而陈如凯教授敢为天下先,率先将作物数量遗传理论应用于甘蔗上。他从27个产糖发达国家引进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良品种和种质资源,为开展现代甘蔗育种提供了充分必要的条件。也为迅速消化、吸收、利用这批来之不易的珍贵资源,陈如凯整整花了23年时间,深入农村,到不同生态区安排试验,收集了数十万个数据,应用表型值、基因频率基因型值、表型方差协方差、线性回归、逐步回归、遗传力配合率、选择指数等数理统计和数量遗传等方法,开展“甘蔗优良基因型分类与鉴定”、“甘蔗糖分遗传与高糖育种”、“甘蔗种质资源的育种潜力”、“杂交家系的交配设计”、“杂种后代的多元系统选择”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等等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农业部“948”、科技部“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50余项目支持。 

图2.png

2004年,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组织USDA-ARS、印度甘蔗研究所专家来华交流

 陈如凯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为我国甘蔗育种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促进全国甘蔗产业技术指标全面提升。选育的优良品种植面积覆盖全国种植总面积的85%,在国内最大产区广西种植面积达92%。全国平均农业单产增产20吨/公顷,甘蔗产糖率提高1.91个百分点,13年应用面积1343.3万公顷,累计增加经济效益1838.48亿元。纵观我国蔗糖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无不凝聚着陈如凯及其团队专家的心血、汗水和不懈努力。陈如凯教授心怀赤子之心,坚守报国之志,攻克了诸多科研难题,取得了骄人成绩,树立了新时代专家的典范和风采。一次,他考察中美洲的伯利兹国,在一片沼泽地上发现一种珍贵的甘蔗种源。他不顾当地鳄鱼频繁伤人的危险,亲自涉过齐腰泥泞,走几十米,采回种茎。这就是他为事业顽强拼搏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他和他的同事们从27个国家和地区分26批引进400个甘蔗品种和资源。其中44个是上世纪80年代新育成的良种,14个是世界广为利用的杂交亲本,26个是种间杂交后代,3个是我国急需的大茎野生种及其后裔,10个是主要病害的鉴别品种。大大充实了我国甘蔗基因库。

 陈如凯教授一生勤奋好学、治学严谨,以“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为座右铭,60多年如一日。1986年以来,他主持或承担了50余项国家和省育种攻关项目,功夫不负苦心,努力终成正果,获得如下成果:1988年《甘蔗数量性状遗传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甘蔗品种的引进鉴定和利用》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甘蔗品种的资源鉴定和新品种选育》获建国以来糖料界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甘蔗引进品种的评价和利用》获中国高校科技奖励二等奖、2004年《甘蔗抗旱机理研究和抗旱品种选育》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国际糖业促进会国际糖料植物研究杰出贡献奖。

图3.png

《甘蔗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和新品种选育》项目获得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他还获得“集友科技奖”、“王丹萍科技奖”、中华农业科技基金“风鹏行动ž育种功臣”、中国优秀农业科技人员、中国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专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杰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贴专家诸多荣誉,面对成绩和荣誉纷至沓来,他感慨地说“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陈如凯从来不满足取得成就,勤奋学习,具有广博知识。上世纪末,他边学边干,受命主笔编写甘蔗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参与我国加入WTO食糖贸易双边谈判,成为中澳食糖贸易谈判主旨发言人,“十三五”蔗料糖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主要编纂者,为政府采纳,促进我国蔗糖产业供给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著有《甘蔗遗传育种》、《甘蔗产业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等6部(计342.8万字),培养博、硕士研究生70余名,他们已成长为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专家和国家机关省部领导骨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取得骄人成绩。陈如凯教授虽至耄耋之年,仍任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孜孜不倦地指导年青一代的学者。

 THE END 

人物由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推荐

作者:陈如凯(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编辑:徐莉(中国作物学会秘书)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