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会员之家>> 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 为农民科研,为农业增产——记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彭少兵
发布时间:2022-09-28      来源:       阅读量:4759     分享:

彭少兵1.jpg

彭少兵在田间查看再生稻长势

彭少兵,1962年6月出生于湖北洪湖,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目前主要从事再生稻、直播稻和绿色超级稻的高产高效生理与栽培技术研究以及产业化。现任Crop and Environment杂志主编,发表SCI论文254篇,SCI论文的H-指数为62。他积极开展机收再生稻技术攻关,选育双季稻双直播适用品种并研发配套技术,做农民喜欢的科研,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种粮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想农民之所想,发展机收再生稻技术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再生稻在彭少兵教授的家乡湖北省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近200万亩。但是,由于传统的再生稻生产头季人工收割费时费力以及再生季产量较低,再生稻种植面积在进入本世纪后迅速下降,其中湖北省的再生稻种植面积到2010年不足10万亩。面对这样一个局面,彭少兵意识到恢复再生稻种植面积并没有那么容易,必须要有好的栽培技术作保障。为了帮助农民解决再生稻生产中的问题,彭少兵不辞辛苦和劳累,每年都要跑遍湖北再生稻主产区,深入一线指导种植。除了优化栽培技术提高再生季产量以外,彭少兵还关注再生季稻米的市场价格,每到一个地方总是会通过询问农户和稻米加工商进行调研。但是,彭少兵发现再生季稻米居然和普通稻米一个价,这让他非常着急。“这么好的大米竟然卖不上价钱,真是太可惜了!大家都不知道再生季稻米与普通稻米有什么不同,提升再生季稻米的品牌建设才能切实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针对再生稻生产中的种种难题,彭少兵带领团队与一线对接,开展协作攻关。

彭少兵2.jpg

彭少兵在湖北监利指导种粮大户进行再生稻生产

经过几年的努力,彭少兵团队构建了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解决了再生稻优质品种配套、头季机械收割、头季和再生季水肥协同和绿色防控等技术难关;推进了再生季稻米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促进了再生稻的产业化。该成果于2018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连续几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农业主推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湖北省的再生稻发展,再生稻种植面积到2020年达到了330万亩。短短十年时间,彭少兵团队让再生稻成为了湖北的一张特色名片。

更让彭少兵高兴的是,机收再生稻技术的推广还带动了长江流域其他省份及河南信阳的再生稻发展。同时,这些地区的再生稻生长也让彭少兵心里牵挂着。2019年10月,彭少兵到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鄢岗镇曹寨村指导再生稻生产,“没想到这里整个村都种上了再生稻,还带动周边多个村种了近万亩”他高兴地说。据统计,2013年以来,再生稻已在湖北、湖南、重庆、安徽、江西等长江流域及河南信阳累计推广近5000万亩。2020年,全国再生稻种植面积已接近1600万亩,为我国水稻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推广给农民使用,选择再生稻不仅是为栽培学科做事,更是为农民做事,一定要用心”。在彭少兵心里,一直秉承“用心为民做科研”的理念。

“彭教授,请您帮忙看看我这块再生稻田是缺肥吗?”,“彭教授,头季收获期怎样进行田间管理才能减轻高温天气对再生芽的危害?”,“彭教授,我今年种的再生稻第二季亩产有401.2公斤,加上头季,一亩地超过1000公斤哩!” .......刚从田里回到办公室的彭少兵,又拿出手机在各个再生稻微信群里对农户们的疑问进行把脉问诊。到了收获的季节,看到农户们分享丰收的喜悦时,彭少兵也乐在其中。随着再生稻的种植区域越来越广,面积越来越大,彭少兵有一个心愿,希望国家统计层面能将再生季像早、中、晚稻一样纳入粮食种植面积统计,享受种粮补贴,助推再生稻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减轻农民种粮负担,创新双季稻双直播种植模式

10年前,国家提出要大力推进“单改双”,恢复长江中下游的双季稻生产,当时彭少兵教授在与湖北省、市、县级农业部门的技术推广人员交流中了解到,湖北省作为历史上的双季稻种植大省,双季稻面积恢复面临种植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以及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的困难。怎样解决这些困难呢?彭少兵亲自走到农户家里、下到水稻田中去了解情况,他认为,如果早、晚稻都采用直播的方式,那就可以减少农民种双季稻的劳动力投入和劳动强度,进而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种植双季稻的积极性。既然想到了,说干就干。自2014年开始,彭少兵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国内外88个短生育期品种中筛选出了6个基本满足华中地区双季稻双直播生产的品种。他认为在华中地区双季稻双直播生产中应选用生育期为95天左右的品种,早稻适宜播种期在4月10日左右,晚稻播种期不晚于7月25日。这为双季稻双直播的推广带来了希望。

彭少兵3.jpg

彭少兵查看浠水种粮大户双季稻双直播稻田超短生育期品种的长势

尽管已经从现有品种中筛选出了可用于双季稻双直播的超短生育期品种,但这些品种还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不能满足大面积生产的需求。彭少兵意识到选育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专用品种是在双季稻中真正实现双直播的重要前提。于是,作为一位栽培专家,他又带领研究生开始埋头下田搞起了超短生育期水稻的育种工作。所谓行千里,积跬步,苦心人,天不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在2020年选育出2个表现优异的超短生育期品系,单季生育期仅有95天,而两季合计亩产超过1000公斤,彭少兵很自豪地把它们称为“两位数生育期”品系。正是因为这种未雨绸缪、提前布局的超前意识,在浠水县种粮大户黄金安找到彭少兵寻求适宜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超短生育期品种时,彭少兵便将种子分享给黄金安来进行小范围试种。拿到种子的黄金安激动地向彭少兵说到:“我等了好久,可算找到了”。在种植过程中,彭少兵很关心这些材料在生产中的表现,并积极为黄金安提供配套的栽培技术指导。

在2022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暑期教师学术交流会上,彭少兵做了题为“做有用的科研,发有用的文章”的报告,在报告的最后他说“要实现做有用的科研,发有用的文章的目标,就必须做农民喜欢的科研,发科研人员喜欢的论文”。这正是彭少兵从事科研工作的初心,也是他几十年科研生涯的生动写照。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