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赵治海
发布时间:2018-08-15      来源:       阅读量:     分享:

记张家口市农科院总农艺师赵治海

 

谷子有87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传统粮食作物。有这样一位科学家,投身谷子育种事业三十五年,选育成功谷子杂交种,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他就是有“南有袁隆平,北有赵治海”美誉的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

今年59岁的赵治海研究员是我国著名杂交谷子育种专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张家口市农科院总农艺师、谷子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谷子糜子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扎根贫困故土,立志科研攻坚

在杂交谷子研究的道路上,赵治海已经整整奋斗了35年。1982年以优异成绩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时,他毅然放弃了留校或到省直单位工作的机会,来到了河北省最北端——张家口市。从那时候起,他就把杂交谷子选育作为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在赵治海心目中,谷子是与乡亲们的温饱和致富的希望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张家口地区,地处干旱贫瘠的塞外,谷子更是世世代代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作物。因此,当把研制谷子杂交种、提高谷子产量的任务交到他手上的时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深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谷子杂交种选育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就组成了有20多个省市、30多个单位参加研究的攻关组,当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套用水稻的“三系法”,一直没有突破,都以失败告终。出于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挚的热爱和对农民最朴实的情感,带着提高谷子产量、富裕种谷农民的强烈愿望,赵治海发起了向世界性难题的挑战。

  

不畏艰难困苦,大胆弃旧创新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赵治海果断抛开国内已沿用20多年的传统研究方法,独辟蹊径,大胆创新,提出并应用光(温)敏两系法,由此攻克了谷子杂优利用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为谷子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新道路,填补了世界空白,实现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大突破。

1994年,多年汗水浇灌出来的成果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就在这一年,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终于选育研制成功了!这一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为选育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奠定了基础。1998年,他又完成了谷子光敏核不育育性转换机理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理论上破译出谷子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遗传机制、育性变化与光周期温度的关系。

在此后十余载努力下,2000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诞生了!“张杂1号” 比常规谷种增产30%以上,最高亩产突破了1200斤!在成果鉴定会上,农业部聘请的专家评价为“谷子杂种优势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了谷子杂交种研究史上的奇迹。2004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抗除草剂杂交种“张杂谷2号”选育成功,标志着谷子杂交种真正走向生产实际,谷子生产领域从此进入种子杂交化时代。

赵治海的杂交谷子科研成果已经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农业科研领域的一个亮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农学奖、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多项各级科技奖励。

近年来,以基因测序为基础的分子育种技术飞速发展,为弥补杂交谷子基础研究的薄弱环节,赵治海带领他的科研团队通过与华大基因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多家国内高科技企业合作,以选育亩产1000公斤超级杂交谷子为重点,开展了张杂谷3号重组自交系基因分析,张杂谷谷子代谢组检测与分析、相关基因定位与关联分析等多项谷子杂种优势分子生物学研究,把杂交谷子从常规选育提升到分子辅助育种。开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转基因应用技术研究以及杂种优势机理研究,继续保持了我国杂交谷子研发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为了农民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

但是赵治海不曾满足于此。他注意到,“张杂谷”系列杂交种培育出来以后,并没有大面积推广,原因是成本太高。按照当时杂交种制种方法,每亩只能产20多斤谷种,而一斤谷种光生产成本就要七八十元。为了让农民能够种得起张杂谷,必须提高制种产量,经过不断试验和艰辛探索,终于使杂交种制种产量从每亩40斤提高到300斤,张杂谷从此走向实用化和产业化。

如今,已有13个张杂谷系列品种通过国家或省市鉴定,逐步形成了不同适播区(春、夏播)、不同适播类型(水、旱地)的品种配套格局,建立了张杂谷系列标准化技术体系。目前张杂谷已覆盖了我国北方十一个省市,累计种植3000多万亩,增产粮食30亿多斤。

为了加快张杂谷推广进程,赵治海多方奔走,探索张杂谷产业化发展模式。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建立了以科研为基础,以农业部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与全国各地200多家代理商组成了张杂谷示范推广服务体系,通过“科研+企业+农户”的方式,统一制种,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技术服务。

随着杂交谷子面积的逐步扩大,谷贱伤农时有发生。赵治海敏锐的认识到不解决谷子的消费问题,不建立完整的谷子产业链条,杂交谷子就不可能大幅度扩大种植面积。于是,近年来赵治海多方奔走呼吁,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在谷子营养与人类健康、谷子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开发和谷子饲草饲料研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发掘了谷子新功能、新用途,未来谷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发展张杂谷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粮食安全。张杂谷亩产比常规谷子增产30%以上。种植谷子的地块一般较瘠薄,种植其它作物产量很低,而种植张杂谷可以高产稳产,近几年张杂谷在各地种植数据表明,在贫瘠的旱薄地上可以稳产400公斤/亩,超过了我国现有耕地的粮食平均产量水平(包括水地),是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有力补充。

其次有利于生态安全。我国是最大的贫水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张杂谷具有抗旱耐瘠的特点,是低耗水、低耗肥的环境友好型作物。如果全国张杂谷推广面积达到1亿亩,在增产增效同时,每年还将节水100亿立方米。面对中国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大力推广张杂谷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

第三谷草营养价值高,有利于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经过农业部饲料检测中心分析化验,腊熟期“张杂谷”不同品种的植株粗蛋白含量为12-15%,成熟后的秸秆粗蛋白含量为6.7%。营养价值接近豆科牧草,但产量显著优于苜蓿,远高于其他禾本科作物。因此张杂谷完全可以作为一个饲草产业来发展。

                

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

在国家和河北省政府积极推动下,杂交谷子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国家种植成功,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比当地主栽作物增产1-2倍,引起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重视。2009年,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专程到中国考察了杂交谷子,决定将杂交谷子作为南南合作核心项目向全球推广。2010年,在墨西哥举办的世界饲料与食品安全大会上,赵治海作为唯一一个发言的中国代表,作了题为《走向世界的杂交谷子》的发言,杂交谷子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上首次亮相。2011年品种E7和E10通过埃塞国家品种委员会的注册,2015年分别在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建立中非杂交谷子研究中心,在纳米比亚大学,尼日利亚苏克托大学,埃塞俄比亚农科院,乌干达农科院,苏丹农业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大学和科研单位进行了学术交流会议;与苏丹国家农业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探索在国外的杂交谷子推广模式。目前杂交谷子已经在非洲9个国家试验示范成功,成为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新亮点。 

张杂谷研究成功和生产实践证明,杂交谷子是继杂交水稻之后,我国又一项在国际上确立优势地位的农业科技成果。赵治海说:“生命就是奋斗,人生就是考验,人的一生应为人类做点什么、留点什么。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让中国的张杂谷走向世界。”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