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第七届全国玉米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4-05-06      来源:       阅读量:369     分享:

2024年4月25日-28日,由中国作物学会、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玉米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共同承办,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科技资源(农业种质)统筹服务平台、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现代作物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单位协办。来自全国170余个高校、科研院所及种业企业的8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22家业内知名企业参展,The Crop Journal、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Molecular Plan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Genome Biology等知名期刊参与推介。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严建兵教授担任大会执委会主席,会议开幕式由大会组委会主席、东北农业大学王振华教授主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黄俊研究员、扬州大学副校长刘巧泉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专家介绍各自单位的基本情况及玉米科研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各自单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贡献。最后,他们对各兄弟单位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号召与会的专家学者贡献学术思想、分享真知灼见,聚焦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研究解决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为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良方”“施良策”。


2.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美国康奈尔大学Michael J. Scanlon教授,德国科隆大学Gunther Doehlemann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徐明良教授等5位资深专家受邀作大会现场特邀报告。



大会围绕“玉米基因组与表观遗传”、“玉米复杂农艺性状遗传基础解析”、“玉米应答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玉米多性状协同调控机制解析”和“玉米分子育种理论与方法技术” 5个主题,进行了多场学术报告、学术墙报及会议摘要交流,就玉米生物学前沿科学问题、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进行思维碰撞和学术交流,为参会代表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视听盛宴。大会组委会还邀请了国内18位专家做大会邀请报告,并从收集的227份会议摘要中遴选出24个大会短报告,同时对182份学术墙报安排了正式交流环节。大会邀请了20个单位的22位专家对报告和墙报进行了打分,评选出10个优秀学术报告奖(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和20个优秀墙报奖。



5.jpg


8.jpg

扬州大学农学院徐辰武教授主持了大会闭幕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首席赵涵研究员代表会议承办方向大会做了会议总结,并向下一届承办方授旗。来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志愿者为本次大会提供了细致服务,给全国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研讨会集中展示了我国玉米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了玉米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应用。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国玉米生物学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合作与交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