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礼赞 · 科学家精神
礼赞•科学家精神 | 陆漱韵:坚持小作物甘薯科学研究几十年
发布时间:2022-04-07      来源:       阅读量:426     分享:

 数十年如一日做好一件事,坚持甘薯育种事业,攻坚克难,在我国甘薯科技人才培养和甘薯学科水平提升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她退休不褪色,依然奋战在育种工作的最前线,她就如迢遥的科学之星,闪烁着不灭的光芒。



陆老师证件照.jpg

 陆漱韵,1927年出生,江苏省常州市人,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甘薯育种研究工作。曾任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作物学会理事,农业部种子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薯类专业组)委员和顾问。主编我国第一部甘薯育种专著《甘薯育种学》,参编《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各论)等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发表论文50余篇。




 陆漱韵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手工师傅。从小在普遍的重男轻女传统观念下,她就以勤奋好学的品质,坚韧刻苦的精神对待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然而日寇侵华导致家庭颠沛流离,几次打断了她的学习机会。抗战结束,在停学两年后考高中时,成功跳级直升高二,在班里还因为出色的学习成绩被推选为学习委员。

 1949年,陆漱韵考取当时的北京大学农学院。从上海到北京的火车上,她和12名其他新生一路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充满了激情和青春活力,为中国结束了百年屈辱历史,为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而兴奋和自豪。想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她一个弱女子也能上大学,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从此她的人生轨迹彻底的改变了。1950年学校施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教学改革,勤奋好学的她跟随老师和同学们去卢沟桥农场学习,对整个作物生长季进行了田间管理和作物生长规律的观察,也到附近农村进行科普宣传,并对小麦种子去杂去劣进行保纯。这些活动为她日后科研积累了田间实践基础,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种子工作的重要性。

 1950年,她在班上学习优秀,善于帮助同学,踊跃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学期间,在国内经历了三大政治运动,参加土改的时间比较长,从中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教育,同时还帮助农民进行春耕生产。由于表现突出,通过组织考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春分化雨 硕果累累

毕业后,陆漱韵留校任教,在这期间,她出色的教学能力和工作能力得到展现。1956年,根据学校科研工作的安排,她被分配到从美国回来的薯类育种专家洪用林名下从事科研。从此,便与甘薯结下不解之缘。由于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是多倍体,有90条染色体,杂交育种需要诱导开花,贮藏、运输及育苗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一般人不愿意从事,但从小有着不服输性格的她,却欣然接受,一干就是几十年。1959年,洪先生调去沈阳农学院,她仍坚持薯类育种工作,最终在不懈努力下,历时五年,培育出的“农大红”品种,报纸上争相报道,顺利通过农业部科技司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直到20世纪70-80年代,“农大红”在河北、四川等地仍有大面积推广,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00万亩以上。这期间,陆漱韵还实现了国内首次利用钴60γ-射线辐照甘薯切苗获得多种可遗传的抗病性等变异性状,在学术会议上发表了相关具有影响力的文章,并继续进行品种改良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处在了解了陆漱韵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后很感兴趣,邀请她参加该组织的合作会议并且在这一领域进行合作研究。在合作期间,改良了一个综合性状好但是容易感染黑斑病的品种,育成了“农大601”,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肯定。

 陆漱韵从1961年开始系统讲授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课程。她多年面对农学系90到100多位学生教学的重任,严谨认真,毫不懈怠,经常挑灯夜战备课,用心讲好每一堂课,并亲自辅导,带实验课,改作业等,以掌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情况。久而久之,丰富了陆漱韵的遗传学教学经验,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她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有的学生开始不愿意学农,但是因受到遗传学课程的影响,转而一辈子从事遗传学相关的研究。她还和众人建议,课程设置要让学生们经历一个作物的育种全过程和掌握几种类型作物的育种关键技术,并且做小专题试验,以加强科研训练,提高生产实习能力。在此期间培养的学生受益于她们的课程设置,功底扎实全面,毕业后大多成了单位骨干力量。1963届毕业的孔繁玲校友曾说:“这种生产实习对学生的培养,很有收获,学得扎实,学得有用,学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陆漱韵除了主要从事遗传学教学以外,还进行甘薯育种各论的教学。她和两位老师合编了我国第一部《甘薯育种学》专著,另外陆漱韵参编了《普通遗传学》《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各论)《农作物品质育种》《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中的甘薯部分等教材和专著。 

陆漱韵1.jpg

1986年,陆漱韵在田间观察块根结薯性状

1982年,陆漱韵开始招收研究生,生源来自于各个院校。她刻意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长处等,认真细致地给他们设计实验课题,因材施教,助力他们自身发展,积极投身于祖国大地的农业建设中。陆漱韵还时刻思量甘薯事业的继承发展,培养后继人才。她将她的学生刘庆昌送往日本学习深造。得益于陆漱韵的悉心栽培和自身努力,刘庆昌不负众望,成为她甘薯事业的接班人,也使中国农业大学(1995年以前为北京农业大学)的甘薯遗传育种事业在全国乃至国际都有重要的地位。


矢志不渝 勇攀高峰

 1973—1978年,学校从延安迁至河北涿县农场办学,甘薯育种工作勉强能继续,但令人遗憾的是,以前搬到延安去的所有甘薯品种材料全都烂光,无一幸存。在作物育种工作倍受打击的情况下,有些人转题,换作物研究。但陆漱韵不抛弃,不放弃,仍坚持甘薯的育种工作,继续在该领域攻坚克难。幸亏她在北京农业大学实验站留了一些甘薯种质资源,以及她在延安保存带回的杂交种子便成为育种工作的重新开始。在科研工作中,陆漱韵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跟踪研究。她在涿县的几年中注意到从延安带回来的这批种子的薯块切干率很高,但是不大,产量偏低。而有的品种产量高,薯块大,但是水分也很大。她在想这种差异和薯块的组织结构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可不可以以此作为育种早期选择的指标?是不是可以选育出干物率高、产量也高的品种?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陆漱韵组建了一个多专业的合作团队,发挥她善解人意,长于和他人相处的优势,除了遗传育种以外,邀请了植物解剖和生物统计的老师,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期间进行石蜡切片和组织观察,初步探讨了甘薯块根形成的形态学及高淀粉早期鉴定,写成了文章,在1980年度北京市作物学会年会上宣读, 得到了作物学会的肯定。其后因相关数据的不断累积,不断丰富,又进行了甘薯块根发育早期木质部内单位面积筛管束数与收获期淀粉含量的相关性的研究,并根据同一杂交组合的种子(F1)长成的植株性状表现分离,进行了亲本遗传力的研究,从而在国内开展和推动了甘薯育种领域研究的新内容。

 1982年甘薯育种列入了“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由徐州甘薯研究所主持。陆漱韵被邀请承担国家“攻关”项目的部分工作,主要负责北京农业大学在此次育种工作基础方面的内容。最终经各参加单位齐心协力,团结合作,选育出一批新品种,得到农委、科委、经委和财政部的点名表扬、奖励。1986年甘薯“七五”国家攻关项目启动,有关科研单位和高校参加,北京农业大学参加了专用型育种子专题。陆漱韵自主育成的高蛋白质含量的“农大22”由北京市农业局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饲料用品种,完成攻关任务。陆漱韵主要负责主持了“提高甘薯育种效率和育种新技术研究”全国专题,每年进行成果汇报,促进学术交流创新。专题攻关内容集中在亲本选配、性状相关等研究指导育种,准确、快速的抗性鉴定方法,加速繁殖以及开展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等。最终一共交流和集中了39篇论文,最后由陆漱韵牵头撰写的“提高甘薯育种效率的实用技术体系”,在1992年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被列入香港《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


谦逊好学 踏实认真

 陆漱韵认为从事农业的人员,知识面要广,要博采众长。当遇到知识盲区时,要脚踏实地,虚心学习。1961年,在协助李竞雄教授管理教研组时,她主动向李先生请教,请李先生把关,并邀请李先生去课堂听课,了解并点评自己的授课情况。除此之外,还向李先生学习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制片技术以及向李先生请教进修和发展方面的建议。在李先生调到中国农科院以后,只要有机会,陆漱韵总是抽时间去拜访李先生,交流科研和教学的进展。

 在甘薯育苗期间,如何育好,育壮十几个苗床的薯苗,陆漱韵向试验队对种植甘薯有丰富经验的老农学习。同时还带领同学们到房山、昌平等种植甘薯有经验的区县调查学习。经过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和教师、学生、农民三结合,达到了多快好省地育成薯苗的目标,并在全校大会上做了汇报。

 甘薯生产上北方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和茎线虫病,育种上也特别注意抗这两种病的材料和品系。为了开发准确快速鉴定早期抗病性的方法,她邀请植保系的老师参与攻关研究。当植保系老师根据经验提出设想并研究时,她也去学习和观察。这些对甘薯抗病育种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20407085810.png

1986年,陆漱韵与其他科学工作者在维也纳参加FAO/IAEA(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学术会议


放眼世界 合作交流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国际交流合作频繁,陆漱韵也被派往日本进修作客座研究员。在日本期间,她选择了甘薯属甘薯组第Ⅰ群和第Ⅱ群间,近缘野生种种间杂交不可交配性原因的研究课题。这个领域是甘薯研究中的难题,也是世界甘薯同行欲意攻克的瓶颈。但她勇于挑战自我,迎难而上,直面国际前沿研究难点。大胆突破自我,开辟新研究思路,力求做到最好最优。

 经过一年的研究,把观察结果,比较分析不育性的原因,最终1985年写成论文《关于甘薯属甘薯组中第I群和第II群之间可交配性的研究》。回国后,陆漱韵继续开展在日本做的甘薯属甘薯组种间杂交的相关研究,最终历时十年,项目《甘薯组种间种内交配不亲和性及其克服方法的研究》先后荣获北京农业大学一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微信图片_20220407085814.png

 日本的甘薯种质资源和育种成就世界闻名,育种基础理论研究走在世界前沿。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她还到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县指宿市“九州农业试验场指宿试验地”、熊本县“九州农业试验场甘薯育种研究室”等日本几个重点甘薯育种研究所考察访问,日本先进的设备条件和种质资源,令她开阔眼界。她每到一处还尽量收集各种农业资料和甘薯近缘野生种。陆漱韵回国后得到国家教委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项目资助,开始在北京农业大学建立甘薯研究室,结合培养研究生开展多方面研究,成果丰硕。先后在《作物学报》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高质量文章。

 陆漱韵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不仅多次受邀参加薯类育种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还邀请国外著名育种专家来华讲学,负责国际薯类专家的来华访问,交流合作育种前沿信息。此外,陆漱韵还协助国际马铃薯中心(CIP)进行甘薯种质资源抗性鉴定筛选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407085801.png

1990年,陆漱韵接待日本国分祯二教授来访

1990年陆漱韵退休。但她仍然坚持为《作物学报》《核农学报》《农业生物科技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参与评定每年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甚至还继续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国际协作项目等。作为一名几十年的老党员,退休不褪色,坚持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发挥余热,奋战在育种工作的最前线,践行光荣在党几十年优秀共产党人的初心。


 THE END


人物由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推荐

作者:何绍贞(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编辑:徐莉(中国作物学会秘书)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