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科学普及>> 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 | 中国作物学会开展“小小科学家”——割麦子科普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6-18      来源:       阅读量:13     分享:

夏日炎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科普基地的麦子熟了,不同品种的麦子争相展示,粗壮的麦秆挑着饱满的穗头,金色的麦浪随风舞动迎接又一批前来参观的小朋友。2024年6月16日上午,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开展“小小科学家”——割麦子科普实践活动,组织青少年开展割麦子实践活动,体验传统农耕;进行穗粒数和千粒重测量,培养科研兴趣。

1.jpg

杨峻书记致辞中

活动伊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杨峻书记发表了欢迎致辞。杨书记表示,今天要收割的小麦是我们作科所小麦育种专家历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小麦经过收割、脱粒、磨粉以后,加工成小朋友爱吃的各式各样的面食。希望小朋友们通过本次割麦子实践和科学实验活动了解咱们日常食用粮食是怎么来的,体验收获的喜悦和农业劳动的辛苦,加深大家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启发对科学的兴趣。

科普实践活动分为专家科普讲解、不同面粉及其制品展示、农耕体验——割麦子和测量小麦千粒重三个环节。

22.jpg

周升辉副研究员讲解中

首先,50名学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升辉副研究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科普基地,周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科普基地的基本情况以及基地种植的小麦、水稻、油菜、大麦、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甘蔗、蓖麻等作物的发展历程、品种特性和用途,以及相关领域院士、知名科学家为国家粮食安全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3.jpg

胡学旭高级实验师介绍不同品质特性的面粉

随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胡学旭高级实验师向同学们讲解了低筋面粉、中筋面粉和高筋面粉的区别,低筋面粉适宜制作蛋糕、蛋挞、曲奇、饼干、月饼;中筋面粉主要用于水饺、面条、馒头、包子等;高筋面粉主要作为各类面包的原料等。胡老师还展示了用不同品种小麦磨成的面粉揉出来的面团拉伸性不同,同学们兴奋的捏起小面团感受弱、强筋面粉的拉伸性,感知科学。

4.png

同学们在地里体验割麦子

在农耕体验——割麦子环节,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科普基地卢登永师傅向同学们演示了镰刀的使用方法和割麦的正确姿势,并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同学们10人一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变身“小农夫”走进麦田。在每组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蹲马步低头弯腰,一手握着镰刀,一手抓着麦秆,用力嚓、嚓、嚓,一镰一镰认真地割下麦子。此时,“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并不是课本上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同学们鲜活的亲身体验。实践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劳动技能,领略了农业科技的智慧,浓烈的阳光和劳作的辛劳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成长,切身体会“汗滴禾下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png

同学们测量小麦千粒重

最后,进入测量小麦千粒重环节。同学们纷纷拿起麦穗,变身成了一个个小小科学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脱粒、数穗粒数、称重,最后计算出小麦的千粒重,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这个环节是农业科研的基础,千粒重和穗粒数是农业高产的基础要素,通过测量不同小麦品种的千粒重和穗粒数,同学们对不同品种作物的高产要素有了大概的了解,“普冰”系列、“轮选”系列、“中麦”系列的小麦品种,这两项指标都有不错的表现。

7.jpg

今后,中国作物学会还将继续联合各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实践活动,开启青少年农业科学启蒙之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助力青少年科学素质全面提升。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