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会员之家>> 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 砥砺前行 奋“豆”不止——记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大豆所所长王秋玲
发布时间:2022-08-17      来源:       阅读量:272     分享:

              王秋玲2-1.jpg                 

王秋玲,中共党员,二级研究员,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大豆所所长,大豆创新团队带头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菏泽市第十二次党代表、中共山东省第十次、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第五届、第六届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现代农业杂粮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岗位专家,中国作物学会会员,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勇于创新奖,第十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牡丹之都科技创新贡献奖,菏泽市杰出人才,菏泽市首届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菏泽市第二届最美人物,菏泽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菏泽市第五批至第十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自1987年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王秋玲被分配到菏泽地区农科所(现今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后,一直从事大豆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新世纪以来,“豆田坚守人”王秋玲从前辈的手中接过了大豆育种的接力棒,为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30多年来她一直扎根在大豆育种试验一线,与泥土为伴、与大豆为伴。大豆生长季节,正值炎热酷暑,常常看到她一手拿着竹竿、一手拿着记载本,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在田间调查。长期的风吹日晒,她脸上布满晒斑,看上去显得比实际年龄老许多。大豆育种周期长、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选育一个优良大豆品种在很顺利的情况下也需要十几年。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亲本材料的特征特性和遗传特点的基础上巧妙配制杂交组合、科学进行杂交后代选择、合理搭配各项试验程序、综合评价高代品系等一系列的工作,这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她的心血和汗水。

王秋玲1.JPG

图1 王秋玲研究员在田间做大豆杂交

在大豆试验收获季节,她既要对每个试验、每一份材料调查记载、又要逐个小区进行人工收获,为了防止机械混杂,每一个小区都需要单收、单放、单独装袋,工作十分繁重,但为了辛勤培育的大豆育种材料早日成才,这一切让她不能有半点懈怠。在她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一颗献身科研的赤子之心,以及她对农民、对农业、对育种事业的深厚感情,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理想和情怀,树立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

王秋玲3.JPG

图 2王秋玲研究员在单株脱粒

奉献自我  硕果累累

正是她这种甘于寂寞的心境、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矢志不渝的坚守,在作物育种方面才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新世纪以来,她带领大豆创新团队紧紧围绕我国大豆种业发展的最新方向和农业生产实际需要,与时俱进超前谋划,在科研中勇于创新,育成国家审定大豆品种6个,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19个,湖北省审定大豆品种1个,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6项。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0多项,先后获省市级成果奖项20多项。菏豆系列大豆良种,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优良、符合生产和市场需要等特点,近5年累计推广面积116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2.76亿元,其中2020年新增经济效益3.1亿元,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推动大豆生产、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了培育大豆新品种外,王秋玲还开展了与品种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用于指导大豆生产。为了推动大豆生产、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王秋玲的团队每年还要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县区安排大豆品种试验示范,从有限的科研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喷灌设备等免费提供给部分大豆品种高产示范种植户,并在关键时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大豆收获后协助销售产品,收到了显著的示范推广效果。比如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王庄村,很多示范户大豆亩产超过了600斤,个别地块亩产达到650斤,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民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未来,王秋玲研究员将继续带领大豆创新团队,努力培育更多更优质的大豆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中国大豆种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她还有两个心愿,一是培养好大豆育种接班人,让自己多年积累的育种经验和育种材料得到良好的传承;二是在有生之年再培育出几个好品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