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会员之家>> 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 坚守小麦科研四十年——记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何中虎研究员
发布时间:2020-11-26      来源:       阅读量:278     分享:

民以食为天。逢年过节各种花样面点,日常生活充饥饱腹的面条和馒头,都离不开小麦,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试验田里,每到农忙时节,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品质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何中虎研究员。

微信图片_20201126083310.jpg

1963年,何中虎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曾目睹干旱和吸浆虫对小麦生产的危害,每天吃捞面和白面馍是他儿时的梦想。于是,学习农业便成了他的最终选择。1980年,他考取了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经过9年刻苦学习,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

后来,何中虎获得了到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做博士后的机会,还到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国外的经历让何中虎开拓了视野。“中国小麦的品质怎么样?”与国外学者打交道的时候,他经常被这样问到。事实上,美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小麦品质常规评价技术体系,品质优良是育种的基本目标,而我国小麦品质研究在80年代中期才刚刚起步。面对近半个世纪的差距,何中虎暗暗下定决心,回国后要将研究重点放在小麦品质改良上,让国人不仅“吃饱”更要“吃好”。


◎ 建团队 品质育种闯难关 


1993年5月,何中虎回国后就承担起小麦品质研究重任。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也是严峻的挑战。西方的面制品以面包、饼干为主,这与中国的面条、馒头等面食对面粉的要求并不相同。要研制中国的优质小麦,需从国内老百姓的主食开始。

何中虎带领团队从面条开始,经过对成千上万份样品的品尝、分析,最终明确了蛋白质质量、色泽、淀粉特性是决定品种面条品质的主要因素。他还引入了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层次阐释面条品质遗传机理,使品质育种有规可循。由此,以面条为切入点的小麦品质评价体系逐渐构建起来。

之后,他又一鼓作气确定了馒头、饺子等主要食品的品质选择指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表型分析与基因鉴定相结合,包括磨粉品质评价、加工品质间接评价和5种主要食品(面包、饼干、面条、馒头、饺子)实验室评价与选择指标的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被20多家育种单位和面粉公司采用,发掘的基因标记在美国、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广泛使用。2008年,“中国小麦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初期,在项目资金、育种材料、团队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困难的情况下,何中虎得到了庄巧生院士等老专家的鼎力支持,课题组逐渐从最初的2人增加到现在的40多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常规育种与谷物化学、植物病理、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既有明确分工、又能互相协作,与国内外密切合作的开放型国家小麦品质育种创新团队,为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何中虎深知自己的研究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离不开庄巧生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与帮助,离不开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支持。他将获得的中华农业英才奖的20万元奖金捐献给专为奖励一线小麦育种人员设立的“庄巧生小麦奖励基金会”,以实际行动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


◎ 育品种 产业融合结硕果 


一线永远是最好的“实验室”。何中虎坚持带领团队到基层,了解小麦生产和食品加工业的需求以及诸种不利因素,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育成26个高产优质高效小麦新品种。2008年他带领团队育成了优质面条品种“中麦175”,通过北部冬麦区水地和黄淮旱肥地两个区域国家审定,累计推广约5000万亩。“中麦175”的选育与应用获2017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00年,随着北部冬麦区小麦面积的逐年下降,何中虎及时将育种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黄淮主产区。与棉花所合作育成的“中麦895”,高产矮秆,耐热性好,面条品质优良,已累计推广约4300多万亩。“中麦895”的选育与应用获2019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国内优质强筋小麦生产不足,每年需要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进口优质强筋小麦来弥补供给缺口。他带领团队与棉花所合作,选育出了既优质强筋又高产稳产的小麦新品种“中麦578”,并于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在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组织的全国小麦质量鉴评中,“中麦578”的面包品质居所有参试品种第一位,与进口优质小麦品质相当,既适宜做优质面包,也可通过配麦配粉生产优质面条粉和饺子粉,解决了“优质不高产、优质不广适”两大突出生产问题。


◎ 促产业 科企融合谱新篇 


2019年10月,在外出工作途中,何中虎遭遇严重车祸。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每天到办公室工作,但他还是定期和团队成员交流科研情况,“中麦578”的产业化和推广工作是最让他挂心的事情之一。2020年5月,他刚刚能下地,就迫不及待到试验田看小麦的长势情况,并紧锣密鼓地筹备“中麦578”在各地的产业化对接工作以及高产创建工作。

2020年,“中麦578”在河南高产创建田亩产841.5公斤,创下了全国优质强筋小麦高产纪录;相关企业签订的2020年“中麦578”定向收购订单,每公斤加价0.2元,夏收后实际收购量38000余吨,为农民增收770余万元。“2020年夏收面积超过100万亩,预计秋播可达300万亩。”何中虎兴奋地说。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农业科研的最前线。麦田里的守望,守的是“民以食为天”固国之策。今天的中国,人们不仅吃得饱,更是一年比一年吃得好。而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与何中虎一样的小麦研究者们始终默默守护着民生安居之根本,保卫着国家发展之根基。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公众平台;供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机关党委)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